【氛围灯】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优化研究
点击蓝字
关注我们
添加易博士微信(18019189397),加入内外饰座舱行业交流群,或公众号后台回复“加群”。
摘要
氛围灯是汽车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设计合理与否,不仅对用户使用便利性具有重要影响,还会影响用户的感知水平。采用光学模拟仿真技术,能够实现对内饰氛围灯光学花纹结构的有效改进,推动设计方案的不断优化。该文分析汽车内饰氛围灯组成和工作原理,阐述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流程和要点,开展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模拟仿真,从而有效提升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质量,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。
关键词:汽车内饰;氛围灯;光学结构;产品设计

作者:张亮亮 高士山 赵 娜
吉利汽车研究院(宁波)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336
汽车内饰氛围灯组成
汽车内饰氛围灯工作原理
汽车内饰氛围灯主要是利用车内线束接通电源,将光源点亮,并在导光条作用下完成光线的传播。以较为常用的LED 氛围灯为例,其是利用固态半导体器件将电流直接转换为光。在由P 型和N 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之间有一个过渡层,在处于工作状态时,电流会从阳极向阴极流动,产生发光状态。同时,光的颜色与波长相关,也就是由PN 结的材料决定;光的强弱则受电流强度的影响。在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中,需要基于红、绿、蓝三基色原理,实现3 种颜色的搭配,形成不同的色彩,进而满足多样化设计需求。同时,还需要根据所要达到的发光装饰效果,选择硬质光条或软质光条。此外,在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中,需要满足特定区域照射宽度需求,并根据氛围灯安装位置的不同,优化氛围灯结构,以确保在充分发挥氛围灯作用的基础上,满足安全规范要求[2]。
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流程和要点
设计流程
针对汽车内饰氛围灯使用中存在的常见问题,必须从设计环节做好优化,利用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,在确保照射效果达到要求的前提下,尽量提升光能利用率,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。通常情形下,设计工作主要包括3 个基本流程。第一,搭建模型并进行仿真,依照不同部位氛围灯功能和设计理念,选择合适的软件建立导光件结构模型并进行光学模拟。第二,开展优化设计。要确认视觉模式,进行亮度模式分析,如果分析结果无法满足设计要求,则需要从光迹追踪和光学花纹结构调整两方面做好参数优化设计。第三,如果亮度模式分析结果能够满足测试验证要求,则设计人员需进行客户需求分析。如果能满足客户需求,则直接完成优化设计;如果无法满足客户需求,则重复第二步再次进行优化,直至完成优化设计为止。
设计要点
在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中,需要明确造型、工程结构、光学原理和光学模拟验证4 个方面的基本约束条件。根据验证结果进行优化,能够利用模拟修正方式,改变光学不均匀性,避免出现色度偏差等问题[3]。同时,利用模拟分析手段,能够有效提升设计效率,降低在设计中的循环验证成本。而且在设计中,需要加强对5 个方面的重视。一是做好氛围灯灯头光源布置,确保灯头与门饰板的间隙≥1 mm,并增加灯头部位的硬度,以有效避免抖动现象对灯光效果产生负面影响。二是合理布置氛围灯主光轴方向,精准确定主光轴出光方向,尽量与出光面保持垂直,以此有效规避光的损耗[4]。此外,合理选择出光位置的透光结构件,可以增强整体出光视觉连贯性。三是合理布置氛围灯总成与门饰板的装配形式。可以先采用热铆焊接工艺将氛围灯装配至门饰板装饰条上,之后再完成总体装配,确保装配位置精度,达到良好的固定效果。四是做好氛围灯导光件光学设计,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,提升氛围灯整体性能。五是做好非出光位置防漏光设计,以免出现光线错乱现象,对整体效果产生影响。
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模拟仿真
模拟仿真条件设定
选择零部件材料
在确定模拟仿真条件后,需要合理选择各个零部件材料,并根据材料光学属性,构建零部件光学材料模型。第一,要重点选择导光部件材料,所选择的材料物理属性应当能够达到一定要求,透光率≥92%。第二,要合理确定透光部件材料中的扩散剂,确保透光部件中的光能够产生不定向扩散效果,在确保亮度的前提下,尽量避免出现光线不连贯、不均匀或刺眼现象[5]。在本设计中,选用的透光件实际透光率为96%,能够满足整体设计要求。在进行模拟前,需对灯壳、透光膜、底座、导光条、LED 模组、上盖、下盖、PCB 等分别进行定义,设定相关组件的透过率、反射率及折射率,从而利用模拟仿真分析设计方案存在的不足之处。
LED 光源选型
在选择LED 光源时,需要重点关注其亮度值要求。以亮度值为10~100 cd/m2 为例,所选用LED光源的额定电流应为20~70 mA[6]。
模拟仿真数据定义
需根据实际人眼观察方向,对模拟数据进行定义,结合所确定的模拟方向,在经过模拟仿真后得到氛围灯整体亮度值。
光学花纹结构改进
在完成上述优化后,需要继续进行模拟仿真,从而使设计方案能够达到预期,为后续开展光学性能试验验证奠定良好基础。
光学性能试验验证
在光学性能试验验证中,需将所设计的氛围灯点亮0.5 h,使用亮度计进行亮度验证,并利用光谱仪进行色度试验验证。验证结果表明,各项参数都符合目标值要求。
汽车内饰氛围灯设计趋势
基于发光形式的设计
四是点光源面发光式氛围灯,其结构较为复杂,主要包括发光面罩、面光导、LED线路板、壳体等结构,在仪表板、门护板等部位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。这种氛围灯能够提升发光效果,具有良好的感观特征,但是在设计时对雕刻工艺具有较高要求,需要较大的布置空间,成本也相对偏高,因此多被应用于高档车型中。
基于材料优化的设计
结束语
【参考文献】
[1] 王莹莹. 浅谈汽车内饰氛围灯[C]// 河南省汽车工程学会. 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. 漯河: 第十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,2018:416-417.
[2] 徐亦雅, 蔡慧娟. 汽车内饰氛围灯照明均匀性研究[J]. 中国照明电器,2022(1):13-18.
[3] 盛红金, 李志刚, 滕云鹏, 等. 一种杯托氛围灯发光均匀的改进方法[J]. 汽车电器,2021(4):66-68.
[4] 盛红金, 马良, 李志刚, 等. 汽车内饰氛围灯结构设计和发展趋势[J]. 汽车电器,2020(4):63-64.
[5] 王莎. 浅析汽车内饰内氛围灯的设计和应用[J].汽车实用技术,2019(19):129-130.
[6] 万杰, 黄会明.LED 汽车内饰氛围灯技术应用探究[J]. 汽车实用技术,2018(21):158-161.
[7] 杜莎. 车内如何实现多色氛围灯?LIN RGB LED控制器是关键[J]. 汽车与配件,2020(1):56-57.
[8] 殷佩, 贾炳乾. 透光表皮在汽车装饰件上的应用研究[J]. 汽车文摘,2023(9):58-62.
免责声明
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AUTO行家立场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等存在问题,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AUTO行家进行删除或洽谈版权使用事宜。

关于我们
AUTO内饰行家,聚焦汽车内外饰与座舱,为CMF、内外饰、座椅、座舱系统、音频、显示、安全系统等产业上下游提供创新案例分享、资讯与对接交流平台。
